取消预约|注册
返回首页

医院新闻

预约挂号

科室查询

请选择科室

    医生查询

    请选择医生

    【南方农村报】颅内巨大动脉瘤随时引爆

    2016-04-21 08:35

    近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孙晓辉在麻醉科及导管室的大力协助下成功对一例具有高破裂风险的颅内巨大动脉瘤患者,实施了具有当今国际上最先进水平的“血流导向装置植入(Pipeline)”技术治疗。术后患者头痛、海绵窦综合征消失,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头痛剧烈源于颅内长瘤

    来自阳山县40多岁的何女士,近几个月突然出现左侧头痛,慢慢的看东西也越来越花,一个月前开始出现眼睑下垂,整天剧烈头痛的症状,整个人几乎丧失了正常的生活能力。家人把何女士送往阳山县人民医院看诊后,医生觉得情况严重,必须转至上级医院救治。

    随后,何女士被转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经省二医神经外科孙晓辉主任医师诊断后,发现其左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长了一个巨大动脉瘤,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显示动脉瘤直径将近4厘米,随时有破裂的危险。

    海绵窦区是静脉血管的回流区,传统的开颅手术风险很大,创伤破坏大,致死致残率很高,因此这种手术方式行不通。孙晓辉主任决定利用先进的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通过植入管线栓塞装置,以降低血流冲击,并重新塑造相关动脉。

    在麻醉科及导管室的大力协助下,孙晓辉主任首先在何女士股动脉上扎个小孔,然后把血流导向装置引入肿瘤部位,经过几个小时的努力,成功完成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手术。术后第二天何女士头痛、眼花、眼睑下垂的症状消失,还可以下床活动。

    新技术可除八成动脉瘤

    孙晓辉介绍,颅内动脉瘤发病率仅次于脑血栓和高血压脑出血,高发于40-60岁人群。动脉瘤破裂出血后死亡率达到30%以上,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而巨大颅内动脉瘤更易出现出血或血栓症状,传统的普通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容易产生占位效应,同时压迫神经,且易复发。而血流导向装置植入术可以重建血流方向,使动脉瘤血栓化,逐渐萎缩消失,病人不再复发动脉瘤,且解决了病人占位效应。

    “目前临床上的血管介入手术一般以植入宽网支架为主,主要治疗一些小的动脉瘤,对特大肿瘤效果不佳。”孙晓辉介绍,血流导向装置支架植入技术是国际治疗颈内动脉颅内段大型动脉瘤的最新技术,于2015年9月才进入我国使用,目前开展并临床应用的医院不多。

    这种技术的使用血流转向支架而不闭塞载瘤动脉,同时植入的支架是密网支架,能保护和重塑载瘤动脉,从而达到彻底治愈巨大动脉瘤的效果。造影随访显示,患者术后6个月,80%以上的动脉瘤能够获得完全治愈。

    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开展大大地降低了手术致残率和致死率。可以说血流导向装置技术为高风险的复杂动脉瘤提供安全且有效的临床治疗,这一技术在巨大动脉瘤治疗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孙晓辉说。

    官方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健康咨询热线
    琶洲院区:020-89168066
    民航院区:020-28286666
    31.25ms

    copyright © 2024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39健康网
    备案号:粤ICP备19109196号-1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466号大院 邮政编码:510317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