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预约|注册
返回首页

医学教研

预约挂号

科室查询

请选择科室

    医生查询

    请选择医生

    咬肌抽搐导致“大小脸” 要及时就医

    2014-06-19 16:44

    来自肇庆的17岁少年小李(化名)从小右侧咬肌经常不由自主颤动,多次被人误会是在咬东西,更麻烦的是常年的颤动导致他右边咬肌异常发达,整个面部肌肉往右边拉纤,变成“大小脸”。记者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获悉,咬肌抽搐的罪魁祸首竟是三叉神经痛,经过手术,小李的咬肌抽搐终于消失了。

    从小学开始,小李就开始发现自己的右颊咬肌会不由自主地颤动,每次有2~3分钟的发作时间。有时候上课的时候发作,多次被老师误认为是在偷吃零食,发作时由于疼痛,张嘴受限,真是让他百口莫辩。

    随着年龄的增长,颤动的频率越来越高。更令他担心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他的脸严重不对称了——常年的颤动导致他右边咬肌异常发达,整个面部肌肉往右边拉纤,导致整个面部失去对称,变成“大小脸”。

    今年5月初,小李来到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就诊。医生通过检查CT、核磁共振等检查,均没有发现有神经压迫,这让医生百思不得其解。最后谜底还是由肌电图检测揭开,监测发现,小李的右侧咬肌、颞肌无论是平静时还是痉挛时,肌电兴奋性增高明显,咬肌肌电图呈干扰型肌电表现。

    该院神经外科主任张勇介绍,具有“疼痛之王”称号的三叉神经痛,表现往往是疼痛,但像小李这种三叉神经痛运动(痉挛)表现多于疼痛的病例还是比较罕见的。专家提醒,像类似的伴有痉挛的三叉神经痛一定要及早就医,避免由于长期痉挛而导致面部肌肉变形。


    官方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健康咨询热线
    琶洲院区:020-89168066
    民航院区:020-28286666
    31.25ms

    copyright © 2024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39健康网
    备案号:粤ICP备19109196号-1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466号大院 邮政编码:510317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