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风湿免疫科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在国际临床顶级学术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在线发表合作研究成果,揭示I型干扰素和循环淋巴细胞在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作用新机制,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治医师黄正平、哈佛大学医学院Kailey E.Brodeur、Liang Chen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风湿免疫科杜燕教授为本文共同第一作者,哈佛大学医学院Pui Lee教授为通讯作者,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李天旺、主治医师刘梦为共同作者。
▲研究成果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发表
此前,省二医风湿免疫科与哈佛大学医学院合作在Nature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研究成果,发现mTORC1通路在斯蒂尔病和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发病中扮演重要作用,黄正平主治医师为第一作者,哈佛大学医学院Pui Lee教授和Peter Nigrovic教授为通讯作者,李天旺主任为共同作者。这两项研究成果的发表,是风湿免疫病危重症领域取的重要突破,有望为风湿免疫病危重症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和炎症因子风暴的治疗带来新希望,也将进一步提升省二医风湿免疫科在疑难、危重症领域的临床诊疗水平。
▲研究成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
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是继发于风湿免疫病的噬血综合征,是一种具有潜在致命风险的严重并发症。很多风湿免疫病如斯蒂尔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结节性多动脉炎、强直性脊柱炎、混合型结缔组织病、结节病、干燥综合征、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白塞病及川崎病等均可并发MAS。MAS的主要临床特征包括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肝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等病变,炎症因子风暴和骨髓出现噬血现象是MAS的典型表现。MAS病情危急,进展迅速,死亡率可高达60%以上。然而,MAS的发病机制仍未阐明,治疗效果欠佳,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
近年来,省二医风湿免疫科始终重视临床诊治、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科室已成为医院的重点学科、广东省内规模最大的风湿免疫科之一、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专业基地以及广东省风湿免疫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并顺利入选“国家级青年文明号”。省二医风湿免疫科风湿免疫病的研究近年获得国家、省、市以及医院多项基金的支持,其中,近2年获得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copyright © 2023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39健康网
备案号:粤ICP备19109196号-1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466号大院 邮政编码:5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