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预约|注册
返回首页

医院新闻

预约挂号

科室查询

请选择科室

    医生查询

    请选择医生

    顺利结课!省二医-省实共建“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探索科普教育新路径

    2024-06-15 10:13

    “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校本课程顺利结课

    2024年3月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以下简称“省二医”)

    与广东实验中学

    (以下简称“省实”)

    合作共建由国家教育部确认的

    “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

    启动急救科普教育进校园

    开展系列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该项目由省二医融媒体中心牵头,邀请急诊科、关节骨科、生殖医学中心等学科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和教学。6月12日,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顺利结课,共开展8期16课时的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内容涵盖常用急救技能、常见运动损伤、青春期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等高质量健康科普知识。

    △2024年3月6日,省二医与省实启动“急救科普教育合作共建”暨“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校本课程,双方代表、师生合影留念开课以来,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和互动体验,吸引超120人次参加,师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实用的健康知识。系列课程在省二医、省实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累计发布稿件近20篇,阅读量超1.5万。其中,首次校本课程获《学生健康报》(《健康报》学生版)高度认可,并约稿宣传,在主要版面刊登。

    △《学生健康报》(《健康报》学生版)约稿宣传,并在主要版面刊登

    学生感言

    曹丞慧同学

    通过课程,我学会了许多实用的急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CPR)、AED使用方法、海姆立克急救法等。这些技能不仅可以在红十字志愿工作中派上用场,也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他人,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校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专业的老师通过理论讲解与实际演练,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急救技能的重要性和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课程还提供了相应的设备与模型,让我们都有机会去操作,让我们掌握这些技能。急救技能是每一位合格的红十字会成员都必须掌握的技能。作为一名红会成员,能够参加急救技能校本课让我感到非常荣幸,我相信这些学到的技能会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为了更好地掌握,我需继续加强练习和巩固这些技能,为应对紧急情况做好充分准备,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于子渊同学

    学期伊始,我怀着对“医生”这一理想职业的无限好奇与憧憬进入了急救课堂。通过课程,我不仅学会了实用的急救技能,更对“医学”、“医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生命”、“医道”有了更为真切的体悟。所谓急救,是于危急之中救一线生机,是挽狂澜于既到,扶大厦之将倾。生命如一件精美的瓷器,珍贵而脆弱。但只要愿意,人人都能维护它,让它在突如其来的意外中得以保全,在更长久的时间中发挥其功能与价值。这不是医生的专利,我想这就是这门急救课程开设的目的。也是我来到这里的初心。常言“医者仁心”。一句简单的话实在有着太沉重的分量。这份“仁”是人类经过与死亡千万年艰苦卓绝海洋的斗争后积累下的最高品格,是无私、高尚、广博的爱,是对生命之无价的尊崇与敬仰。急救的教育让我看到了这份“仁”,“生命第一”、“生命至上”、“争分夺秒”,这些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确切的已经、正在、将要挽救无数人的生命。专业的技术、高端的设备、科学的体系,这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他们因悲剧而生,却因生命而灿烂。我怀着无比尊敬的心情写下这些文字,无论时代如何变更、社会如何发展,医生、医学的伟大不会改变。它与他皆纯粹,皆如一。因为生命无价,所以医道怀仁。这是一份值得我为之付出终生的事业。向全体急救工作者、医学工作者致敬。

    王靖皓同学

    该课程除了心肺复苏术、AED、海姆利克、胸痛、中风、癫痫等急救相关内容,还包括了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内容。我患有髌骨髌骨软骨软化症,无法下蹲,行走时有阵痛。经过这个学期急救校本课的学习后,我运用课程上学到的康复方法,对患处进行进行相应处理,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这让我更清晰地意识到这门课程十分实用,不但掌握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还了解了一些常见运动损伤的康复方式,从而提高生命质量。课下请教老师一些相关的医疗问题也得到详细的回答。

    2024年6月12日下午“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共建课程——《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第8讲在省实万有楼205课室授课主讲教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关节骨科主治医师李文俊

    △《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结业仪式

    授课+实操,多形式开展急救技能与健康教育课程课堂上,关节骨科主治医师李文俊和师生们一起回顾了相关章节的内容。随后,省二医关节骨科主治医师李文俊,省实医务室许国栋医生、黎敏医生组织师生进行现场实操,并提供操作指导。三位医生根据实操情况穿插心肺复苏术、AED和气道异物梗阻的要点,进一步巩固了应急处置的掌握情况,有效提升了师生们应对校园突发意外伤害的救护能力,为校园生活增添更多安全保障。

    △省二医关节骨科主治医师李文俊为师生授课

    △省实师生认真听讲

     △省实师生进行现场实操

    课后,李文俊主治医师和许国栋医生为参与课程的学生、老师颁发结业证书。

    这些常用急救技术科普

    赶紧拿小本本记下来

    心肺复苏急救科普

    心肺复苏的基本程序

    1. 判断病人神志是否清楚,检查有无自主呼吸

    2. 解开病人衣服,检查有无大动脉搏动

    3.高声呼救

    4.使病人处于去枕仰卧位,放置在质地较硬的平台、地面或床面上

    5.检查是否呼吸道通畅,如不通畅迅速清理

    6.首先行胸外心脏按压

    7.继之开放气道

    8.再行人工呼吸

    9.有条件时进行电除颤、气管插管后人工呼吸

    10.头部降温

    11.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药物复苏

    12.在进行抢救的同时转送至医院或重症监护室,继续复苏

    根据复苏的三个阶段首先给予基础生命支持(CAB)

    · 胸外心脏按压-C

    · 开放气道-A

    · 人工呼吸-B

    胸外心脏按压-C

    · 按压的部位: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  沿肋缘至剑突向上两横指

    · 按压深度:5-6cm

    · 按压频率:100-120/

    · 按压比例:30:2,每30次按压后人工呼吸两次

    开放气道-A

    · 开放气道的三种方法:仰头举颏法、托下颌法、仰头抬颈法

    · 将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

    · 清除口鼻腔内分泌物及异物

    · 确保人工呼吸、人工循环有效

    人工呼吸-B

    常用的有:

    · 简易呼吸器

    · 口对口人工呼吸

    · 口对鼻人工呼吸(口腔有阻碍)

    · 口对口鼻呼吸(婴幼儿)

    · 按压与吹气比:30:2,每30次按压后人工呼吸两次

    AED

    即自动体外除颤器,傻瓜电击器,是一种便携式的急救设备,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是可被非专业人员使用的用于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救命神器”,最佳抢救时间的“黄金4分钟”内使用最有效。在AED到达前,持续进行胸外按压;AED到达后,立刻使用AED除颤。

    气道梗阻识别及海姆立克急救法

    ▍气道梗阻及其表现

    1. 气道梗阻的原因

    婴幼儿:会厌软骨发育不成熟,功能不健全。玩耍,哭闹,嬉戏,吸食时容易将口含物吸入气管内引起窒息。

    成人-感觉和反射损伤者:酗酒、药物滥用、脑部疾病、年老体弱

    成人-意识和反射正常者:进食过快(大笑或惊吓)、吞咽过快(大块硬质食物)

    2.气道梗阻的表现

    特殊表现:由于异物吸入气管时,病人感到极度不适,常常不由自主以一手呈“V”字状紧贴于颈前喉部,苦不堪言。

    气道不完全阻塞表现:①咳嗽:喘气或咳嗽微弱无力;②呼吸困难:病人张口吸气,可以听到异物冲击性的高啼声;③发绀:皮肤、甲床和口腔黏膜、面色青紫,发绀

    气道完全阻塞表现:①病人面色灰暗青紫;②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③失去知觉,很快陷入呼吸心跳停止。

    海姆立克手法

    原理:将人的肺部设想成一个气球,气管就是气球的气嘴,假如气嘴被异物阻塞,可以用手捏挤气球,气球受压球内空气上移,从而将阻塞气嘴的异物冲出,这就是海氏腹部冲击法的原理。

    1.成人救治法——自救腹部冲击法:不完全气道堵塞病人,意识清醒,具有一定救护知识、技能,无他人在场相助,不能说话报告。

    操作方法:①握拳:一手握空心拳;②位置:拇指侧置于腹部脐上两指、剑突下处;③冲击:另一手紧握住此拳,双手同时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

    可将上腹部压在坚硬物上,如桌边、椅背和栏杆处,连续向内、向上冲击5次重复操作步骤若干次,直到异物脱出。

    2.成人救治法——互救腹部冲击法:适合于气道堵塞不完全或完全病人。

    立位腹部冲击法操作方法:①体位:站在病人的背后,双臂环绕病人腰部,病人弯腰,头部前倾;②定位:手握空心拳,并将拇指侧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方2横指处,剑突下方;③冲击:另一手紧握此拳,以快速向内、向上冲击5次。反复有节奏、有力地重复操作步骤若干次。病人头低张口,以便异物吐出。

    仰卧位腹部冲击法操作方法:用于意识不清的病人。①体位:仰卧位,救护人骑跨在病人两大腿外侧;②定位:一只手的掌根平放其腹部正中线,脐上方两横指处,不要触及剑突;③手势:另一只手直接放在第一只手背上,两手掌根重叠;④冲击:两手合力快速向内、向上冲击病人的腹部,连续5次,重复操作若干次。

    3.成人救治法——互救胸部冲击法:适用于不宜采用腹部冲击法的病人,如妊娠后期或肥胖者等病人。

    救胸部冲击法操作方法:①体位:救护人站在病人的背后,两臂从病人腋窝下环绕其胸部;②定位:一手握空心拳,将拇指侧置于病人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骨缘与剑突;③冲击: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向内、向上冲击5次,重复操作步骤若干次,检查异物的排出。

    仰卧位胸部冲击法操作方法:用于意识不清的病人。①体位:病人仰卧位,骑跨在病人两大腿外侧;②定位:胸部冲击手的定位与胸外心脏挤压部位相同;③冲击:两手的掌根重叠,快速冲击5次。重复操作步骤若干次,检查异物是否排出。

    4.婴儿(1岁以内)救治法——背部叩击法:

    ①固定婴儿:将婴儿的身体骑跨在一侧的前臂上,同时手掌将后头颈部固定,头部低于躯干;

    ②打开气道:用另一手固定婴儿下颌角,并使婴儿头部轻度后仰,打开气道;

    ③翻转俯卧: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呈俯卧位;

    ④叩击背部:手掌根叩击婴儿背部肩胛区4次。

    5.婴儿(1岁以内)救治法——胸部冲击法:

    ①翻转仰卧:两手前臂将婴儿固定,翻转为仰卧位;

    ②按压胸部:冲击性按压婴儿两乳头连线下一横指处4次;

    ③检查口腔:如异物咯出,迅速采取手取异物法处理;

    ④重复操作:若异物未能咯出,重复背部扣击和胸部冲击动作多次。

    预约流程

    官方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健康咨询热线
    琶洲院区:020-89168066
    民航院区:020-28286666
    41.9922ms

    copyright © 2024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 技术支持:39健康网
    备案号:粤ICP备19109196号-1
    地址:广州市海珠区新港中路466号大院 邮政编码:510317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1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