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科

超声科是十四五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在学科带头人刘红梅教授的带领下,已经发展成超声诊断及介入超声微创治疗并重的临床学科,并形成了超声医疗、教学、科研齐头并进的格局。先后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发明家协会发明创新二等奖广东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被评为广东省直机关首批四强党支部”、广东省直机关“青年文明号”,并连续10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

 

超声科是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省内高等医学院校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广东省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承担了暨南大学超声医学专业硕士、博士的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任务,每年培养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东医科大学等院校士、硕士研究生6-8名,多名研究生广东省优秀研究“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学校优秀毕业生”

超声科目前是国家超声医学质控中心血管超声亚专业委员单位,国家卫健委超声医学专科能力建设委员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肌骨超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华超声医学培训工程肌骨超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医院协会超声医学学科建设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广州市海珠区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单位。

2022超声科在全国率先建成并启用”多级区域医联体远程超声智慧平台。通过五级联动,打破地域因素的时空壁垒,在人才、技术等方面,为解决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医疗机构的难题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有力助推了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医疗特色

科室设备先进,功能齐全,目前拥有包括GEPhilipsSiemensCanon、迈瑞、声科等品牌的高档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40余台。分门诊、住院、妇产、民航院区四大诊疗区域,设肌骨综合超声(含浅表、腹部)、心脏超声、血管超声、妇科超声、产科超声、介入超声六大亚专业组。

肌骨综合组

 

肌骨综合组现有8人,包括高级职称5人(含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资深主治医师3人,其中博导1人,硕导2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3。本团队率先在华南地区全面开展成人及小儿肌骨超声肌骨运动系统疾病的超声诊疗一体化研究方面优势明显“肩关节疼痛可视化超声诊疗一体化”是广州地区临床特色技术项目现全面开展全身六大关节、肌肉骨骼神经疾病超声检查及超声引导下疼痛介入治疗(包括关节腔注射、局部疼痛注射、神经阻滞、PRP注射治疗等),技术水平在广东省业内居领先地位。团队创建了华南地区首个国家级肌骨超声培训基地,主办多届线上及线下肌骨超声培训班,受训学员众多,行业反馈良好,影响力大。

除此之外,肌骨综合组还涵盖其他超声诊疗项目,包括:

1腹部脏器超声检查:消化系统、泌尿系统、腹盆腔等;

2浅表器官及浅表包块超声检查:甲状腺、乳腺、涎腺、眼球、淋巴结、男科、浅表组织包块等;

3超声造影:已开展腹部脏器、浅表器官、外周血管、关节腔及滑囊等超声造影检查; 

4弹性超声:开展肝脏、甲状腺、乳腺、肌肉、肌腱、神经等弹性超声检查。

心脏超声专业

 

超声心动图组现有高级职称医师5人,资深主治医师2人,初级医师2人,GE vivid E95Philips7c等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5台,相关检查140人次/天。开展了常规超声心动图、床边超声心动图及头颅超声、心脏外科及介入治疗术中监测;对各种疑难心血管疾病超声诊断、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围手术期超直接性评估有丰富经验。特色业务有:经食道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声学造影、右心声学造影、斑点追踪技术、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

近年来,心脏超声组成功申请立项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参与学术交流10余次,获医院三新项目奖三等奖一项。

血管超声专业组

血管组暂有高级职称医师1人,资深主治医师1人,初级医师3人,Siemens silverPhilips7等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4台,相关检查100人次/天。

血管超声专业组目前主要开展的项目:

1、颈脑动脉一体化超声检查:包括颈部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超声。颈部动脉超声包括颈动脉、椎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结合超声弹性成像和超声造影评估斑块稳定性,结合血流动力学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经颅多普勒超声可评估脑血管功能及病变,判断颅内外动脉侧支循环的开放情况。

2、颈动脉斑块剥脱术及支架术前、术后的评估。

3、血透动静瘘的术前、术后的评估。

4、腹部及四肢动静脉血流评估、判断是否存在动脉栓塞、静脉血栓等。

产科超声专业

 

产科超声专业组现有高级职称5人,资深主治医生2人,均接受过规范化的产前超声检查培训并获得产前超声诊断及筛查资质,在胎儿畸形的产前超声检查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产科组拥有GE Voluson E10 Voluson E8等高端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多台,就诊环境温馨舒适,年检诊孕产妇约2万余人次,目前主要开展项目:常规的产前超声检查、早孕期NT检查、Ⅱ级产前超声检查、系统的Ⅲ级产前超声检查(含四维)、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

妇科超声专业组

妇科超声专业组现有高级职称1,资深主治医生2人,GE Voluson E8Mindray Resona7等彩超设备3台,开展业务包括:

1、 常规经腹部、经阴道子宫附件彩超

2、 盆底超声检查:为女性盆底康复提供实时动态的准确评估

3、 经阴道子宫附件三维彩超检查为宫腔病变、先天性子宫畸形提供准确诊断信息

4、 4经静脉超声造影用于妇科肿瘤的诊断与疗效评估

5、 5经阴道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技术为评价输卵管通畅提供了无辐射、安全性好、患者接受度高的方法,已成为判断输卵管通畅性的一线检查,由刘红梅教授团队申报的项目“女性不孕症超声造影的关键技术及基础研究”获得2021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介入超声专业

 

介入超声专业组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医师2人,专职护士4人,GE LOGIQ E9Canon i900等高档彩色超声诊断仪3台,年均开展介入超声微创诊疗5000余台次,开设有介入超声门诊和日间手术病房,提供诊疗一站式便捷服务。

近年来,介入超声组成功申请立项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参与省级以上学术会议发言交流10余次,获医院三新项目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介入超声专业组目前常规开展的项目:

1各部位实体组织的穿刺活检术。

2置管引流术:各种复杂性浆膜腔积液、脓肿、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置管引流

3囊肿硬化治疗:肝肾囊肿、巧克力囊肿、甲状腺乳腺囊肿、甲状舌管囊肿、淋巴管囊肿、鳃裂囊肿等抽液硬化治疗。

4经皮造瘘术:肾造瘘、胆囊造瘘、PTCD等。

5肿瘤微创消融术:甲状腺乳腺结节热消融术;小肝癌、肝转移瘤的热消融及化学消融;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微波消融术。

教学培训

超声科是暨南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等省内高等医学院校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现有博导1名,硕导4名,每年培养6-8名博士、硕士研究生。多名研究生登上北美放射学会、亚洲超声医学与生物学联合会、中华医学会超声学术年会等国内外学术讲台发言交流。近年来,1人荣获广东省优秀研究生,7人荣获国家研究生奖学金,5人荣获南方医科大学优秀毕业研究生称号。

超声科是广东省超声医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连续6蝉联“优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称号,规培学员作品荣获中华医学会超声分会青年学术论坛科普大赛“最具影响力科普平面作品”和“最具潜力超声科普秀

超声科作为广东省肌骨超声培训的主要基地,每年接收省内外进修医生20-30余人,特色小班带教,精品授课深受学员欢迎。

科研成果

近年来,超声科先后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7项,在Radiology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Bioactive Materials等高水平SCI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IF1010篇,单篇最高IF29.146

出版专著8部,参编国家级教材2部。参编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牵头的超声方向临床指南/专家共识3部。

作为牵头单位发起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1项,担任多中心临床药物实验(医疗器械类)PI单位1项。

超声科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先后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发明家协会发明创新二等奖广东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各一项。

人才队伍

超声科拥有一支团结协作、朝气蓬勃的工作团队,现有超声医师40人,专职护士4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12人,硕士学历以上21人。4人获“羊城好医生”称号,2人入选“岭南名医录”。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