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省二医李天旺获评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工作表现突出个人

529日,2025年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召开。会上通报了在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名单,200个单位、200人获通报表扬。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风湿免疫科主任省二医肇庆医院(四会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天旺获评“表现突出个人”

 

 

让我们一起来回顾李天旺院长的突出成绩

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推动县域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版图上,一位扎根基层的医疗领域重要实践者正用实干书写着创新答卷。他是省二医派驻省二医肇庆医院(四会市人民医院)的首任托管院长李天旺,三年间,他以省级医院优质资源为支点,以同质化管理为杠杆,推动这家县级医院实现从二级甲等到三级综合医院的跨越,让四会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拥抱“大病不出县”的健康福祉。

 

托管赋能:让省级标准扎根基层沃土202110月,四会市人民医院迎来发展史上的关键转折点——由省二医全面托管,李天旺带着“把省级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嫁接到县级医院”的使命走马上任。他创新推行“三个同质化”管理模式(医疗技术、运营管理、服务水平同质化),像绣花一样精细雕琢医院发展肌理:

 

管理革新筑根基:系统梳理修订超900项规章制度,建立行政管理与质控管理双轨机制,通过周会决策闭环、医疗质量查房等举措,让省二医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在四会落地生根。数据显示,医院资产负债率从托管前的111.38%降至20254月份的45.76%,财务结构实现质的优化。

人才强院激活力:启动“千百十人才工程”,精准引进脊柱骨科、神经外科等6个学科带头人,三年累计引进人才188名,其中研究生从2人增至24人。这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成为技术突破的核心动力。

技术下沉破瓶颈:通过“驻点帮扶+双向进修+远程协作”三位一体机制,省二医专家团队以“传帮带”模式累计指导开展体外膜肺氧合、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等超100项新技术,填补区域专科空白。2024年,医院门诊量、住院量、住院手术量较托管前分别增长20.15%85.99%58.95%,县域住院率从2021年的81.4%提升至2024年的84.3%,其中2024年第一季度达到了85.0%,首次达到广东省县域住院率的要求。在疑难重症救治能力上,2024年疑难病例达7736例,同比增长65.90%;危重病例5253例,同比增长20.68%;抢救成功病例5663例,同比增长20.57%。让“大病不出县”从愿景变为现实。

 

专科攻坚:从“跟跑”到“领跑”的能力跃升在李天旺看来,县级医院要实现“大病不出县”,必须打造拳头专科。他以风湿免疫科为突破口,上演了一场从“零”到“省重点”的逆袭:

李天旺延续了在吴川市帮扶时的为民情怀——2015年他曾每月奔波800公里,在粤西建立首家县级独立风湿免疫科;如今在四会,他推动建设的肇庆首个县级风湿免疫专科,让当地百姓告别了“看风湿跑广州”的历史。2024年,由他牵头成立的省二医风湿免疫科与四会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双双入选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创下四会市省级重点专科“零的突破”。同时,李天旺院长入选肇庆市第五批名医工作室主持人名单。四会风湿免疫科的医疗技术水平、管理和服务能力进入广东省内高水平专科行列,使肇庆地区风湿免疫病患者能够就近得到早期诊断及规范治疗。

在他的带领下,医院学科建设呈现“多点开花”态势:2023-2024年,共有10个专科入选肇庆市重点专科,其中风湿免疫科、医学检验科成为肇庆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成肇庆地区第二个复合手术室,呼吸与危重症科成为肇庆首家通过国家PCCM优秀认证单位;先后通过省级卒中防治中心、国家级胸痛中心(基层版)、三级创伤中心评审,构建起急危重症救治闭环。

科研创新同样亮眼:三年间完成省市级继续教育项目64项,肇庆科技立项91项,2024年获得4项横向课题,1项纵向课题并获得科研基金资助,实现该领域“零”的突破。2025年通过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1项;发表论文共199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篇;2024年,作为参与单位之一,在第六届广东医学科技奖评选中获科普奖。2025年,医院主编出版了《应急医学流程再造的实证研究》,为基层医疗提供理论支撑。

服务惠民:让健康福祉触手可及“医疗资源下沉不是简单的人员流动,而是要构建让百姓受益的服务网络。”李天旺用行动诠释着这一理念。

他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建设互联网医院:创新性启动“多级区域医联体远程超声智慧平台”,在全国率先实现“省----村”五级医联体联动,通过远程超声、影像、心电诊断等服务,精准破解基层患者看病难问题,让基层患者足不出镇就能享受省级专家阅片服务。2023年,他进一步拓展互联网医院服务场景:推出“云处方”配送服务,实现药品配送“门到门”,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上线医保“移动支付”功能,让患者缴费无需排队,切实提升“指尖上的获得感”。通过“互联网+医共体”模式,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多级联动分级诊疗体系,相关经验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典型案例(2023)》,并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

他还将应急医疗作为惠民重点:依托省二医在硬件、队伍、实战“三个过硬”的优势,构建“空中+地面”应急救援网络。2022年获赠6辆应急装备用车,成立肇庆市紧急医学救援队;2024年启动无人机标本运送,推动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先后被授予广东省紧急医学救援联盟单位、广东省紧急医学救援联盟应急先锋队,2025年获评“广东省紧急医学救援队”,成为肇庆首个拥有省级救援队的县级医院,标志着区域应急医疗救援能力迈上新台阶。

他在健康服务与公益实践方面积极作为:主讲四会市健康大讲堂——《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前世今生》等专题讲座,线上线下观看量超万人次;2022年成立慈惠公益救助基金,现已资助住院困难患者52名;组织常态化开展“三甲医疗在身边,省级专家走基层”系列活动、派专家至老干部局开展常见病健康知识讲座,定期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开展“‘痛’随‘风’去”主题义诊超100场,开展“‘医’往无前,‘救’在四会”急救知识培训21场,相关举措获市民及上级部门高度认可。

这些实打实的数据变化,直观展现了医院服务质量与内部凝聚力的显著提升:门诊满意度从2021年的81.71%飙升至2024年的97.23%,住院患者满意度从89.71%提升至93.96%,员工满意度从63.42%攀升至96.29%。这不仅印证了同质化管理模式的显著成效,更折射出医院从技术到服务全方位升级后,医患关系与团队归属感实现的双重突破。

未来展望:绘就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站在新院区建设的工地上,李天旺勾勒着更广阔的愿景:2023年启动的新院区扩建项目预计2027年竣工,届时床位将达1200张,全面满足三甲医院标准。与此同时,他正推动“心电一张网”“健康服务驿站”等医共体建设,让优质资源像毛细血管一样延伸到社区村居。

 

从数据跃升看发展实效,从专科突破看能力提升,从服务创新看民生温度——李天旺带领的四会市人民医院,已成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中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样本。正如南方日报报道所言:“省二医组团式帮扶三年,四会百姓有‘医’靠”,这背后,是一位医疗践行者用脚步丈量基层、用智慧赋能县域的初心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