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构建“组团式”帮扶新格局,助力“百千万工程”县域医疗提质增效——省二医顺利完成新一轮“组团式”帮扶团队交接工作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创新构建“常驻筑基+柔性攻坚”帮扶体系,通过人才共育、技术共享、管理共建的“组团式”帮扶模式,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0253月,省二医顺利完成对四会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肇庆医院”)、南雄市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南雄医院”)、阳山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阳山医院”)三家受援医院的新一轮帮扶团队交接工作。自2022年“组团式”紧密型帮扶以来,已派出三批次常驻医疗专家共47名。今年派出的第四批次帮扶团队专家骨干共有15名,涵盖心理精神科、心血管内科、风湿免疫科等多个重点学科,精准对接县级医院重点发展需求。


△肇庆医院举行“组团式”紧密型帮扶交接仪式


△南雄医院举行“组团式”紧密型帮扶交接仪式


△阳山医院举行“组团式”紧密型帮扶交接仪式

在不久前召开的2025年全省医政基层会议上,省二医作为唯一的医院代表上台发言,分享了近年来省二医在开展“组团式”医疗帮扶工作所取得的杰出成绩与亮点做法,获得了上级领导与参会人员的高度肯定。在2023年组团式帮扶工作中,省二医作为支援医院,考核评价结果为“优秀”等次,并获得表彰通报。


2025年广东省卫生健康医政基层工作会议在广州召开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专职党委副书记李文华作为5位发言代表之一(省内唯一医院代表)在大会上作报告

过去一年,帮扶成效显著四会医院推动实现“三级跳”发展

 

在技术突破方面,开展了28项新技术,包括3D腹腔镜微创等多种术式,覆盖多个专科。

在学科发展方面,2023年风湿免疫科等6个学科入选肇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24年新增重症医学科等4个学科,其中风湿免疫科、检验医学科为肇庆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风湿免疫科还入选了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同时,医院还获评“广东省紧急医学救援队”称号,成为肇庆地区首个拥有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的县级综合医院。

在科研方面,获得4项横向课题及1项纵向课题,并获得科研基金资助,实现该领域“零”的突破。其中《“2+N溯源系统法”在逆转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应用及科普教育》在第六届广东医学科技奖评选中获科普奖。


△省二医专科联盟授牌仪式


△省二医赠送6台应急装备用车,成立肇庆市紧急医学救援


△省二医帮扶专家“师徒结对”聘用仪式

南雄医院取得“三个首次”突破

突破技术壁垒,成功推进了4项医疗新技术和新业务。内三科开展了首例右心导管技术,以及首例肺动脉造影;健康管理中心成功开展了首例胃十二指肠充盈超声检查项目;内二科开展了首例内镜下内痔套扎术。

突破学科发展瓶颈,心内科成功申报并获得了韶关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的荣誉,医院还被认定为广东省第三批县(区)级心血管病防治中心。

在科研方面,成功申报了1项韶关市级科研项目。这些成果为南雄市当地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组团帮扶专家在南雄医院开展微创介入手术


△组团帮扶专家在南雄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南雄医院为2024年“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团队颁发荣誉证书

阳山医院各项业务跨越式发展

在学科发展方面,急诊医学科、泌尿外科成功申报市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顺利通过广东省创伤中心建设单位现场评审;卒中中心在全国二级医院排名第59名,静脉溶栓技术单项排名全国第55名。

在软硬件建设方面,202489月,随着重症医学科、产科和麻醉科的搬迁完成,所有科室已搬迁完毕,医院服务能力水平进一步得到提升。与省二医建立的医疗协作中心,全年远程影像诊断CT7012例,远程影像诊断MR3055例。

在服务能力方面,帮扶专家们定期组织科室业务查房419余次,门诊3000人次,开展手术200余例,带教手术355台;开展43次培训,培训844人次,举办学术活动15场,8次义诊活动,提升了县域医疗服务能力。

过去一年,省二医专家团队以“造血式”帮扶为理念,全力推动阳山县人民医院各项业务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省二医在阳山医院共建专科联盟


△阳山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团队在当地开展义诊


△阳山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团队在当地开展线上线下培训

展望未来,省二医将持续深化落实“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工作,加强与受援医院的协作与沟通,继续完善紧密型医联体人才共育的“广东模式”,积极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获得更多成果,让更多县域医院真正实现从“输血供氧”到“自我造血”的质变,为推进健康广东高品质建设筑牢基层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