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首席科学家田军章观礼九三阅兵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首席科学家、主任医师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田军章作为广东省卫生健康系统代表之一受邀现场观礼。

当他凝视着三军将士整齐划一走过天安门广场,脑海里不自觉浮现手术室里无影灯下的场景。“手术台是医生们的‘战场’,手术刀的严谨操作,与战士的步伐一样,需要绝对精准。今天的和平,是无数人用奉献换来的,而守护人民健康,就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阅兵式’。”



△田军章教授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观礼现场

从“钢铁长城”到“白衣长城”:两个战场的共同使命


“当晨曦掠过人民英雄纪念碑,三军将士的步伐唤醒深沉民族记忆,我那作为医务工作者的心,与祖国的命运同频共振。”观礼结束后,田军章依然难掩激动。

作为一名曾身着军装的医务工作者,田军章对“精准”二字有着双重理解。在阅兵现场,他看到每一个方阵以分秒不差的精度通过检阅台,不禁联想到手术室里操作的细微、药房里毫克级的计量、处方审核中的严谨,内心产生了深刻的职业共鸣。


“军人守护国家安全,我们守护患者健康。”田军章对“精准”的极致追求,正是他从医三十余年来的职业信念。

当后勤保障方队缓缓驶过,他不禁想起药学人员在医疗系统里的角色。武器装备需要定期保养检修,药品同样需要严格的管理、有效期监控和储存维护,临床医生是冲锋在前的“战斗部队”,而药学人员则是确保“弹药”安全有效的保障力量。

在他心中,国家的强盛不仅体现在阅兵装备上,更体现在对每一个公民的健康保障上,广大医务工作者正是“健康长城”中一块块默默奉献的坚实砖石。

以“军人本色”铸“医者仁心”:红色基因的传承创新


田军章的双重身份让他对“守护”有着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看来,国防力量保卫的是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而医疗工作者守护的是每一个鲜活的生命。

“我们医院诞生于1947年战争烽火中,拥有红色基因,一路走来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今天,我们要把红色精神用在守护人民健康上。”田军章始终走在创新前沿,带领医院团队探索并创新建设了全国首家应急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广东)、中国国际应急医疗队(广东),并指导11家地级市建立应急医院,构建了极具中国特色的紧急医学救援体系。

心怀工程师情结的他,踏着时代发展的鼓点,前瞻性布局医院信息化建设,带领医院团队建成全国首家互联网医院、全国首家5G全场景智慧医院,牵头研究主动健康AI大模型,每一次创新都凝聚着对“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坚守。他认为,正如此次阅兵展示的一系列创新装备,医务工作者也需要不断创新突破,攻克医学难题,为患者带来新生希望。

这些创新实践成为他职业生涯的重要注脚。2025年3月31日,田军章荣获“白求恩奖章”获得者荣誉称号,本年度全国共有30名同志获此殊荣,他是广东省唯一获得该殊荣的个人。“这枚沉甸甸的奖章,不仅是对我个人从医三十余年的最高认可,也是对省二医长期以来深耕医疗服务、勇攀医学高峰、践行社会责任的褒奖。”他说。

从“阅兵场”到“病床旁”:永不落幕的生命守护对医务工作者而言,真正的“检阅”不在天安门,而在病房里、在手术室。阅兵式观礼结束第二天,田军章便马不停蹄返回广州,回到医院工作岗位上。

他表示,要将阅兵仪式展现出的纪律意识和团队精神带回医院,传递给每一位员工,要以“厚德精医、扶危救急”的院训严格要求,将阅兵的震撼转化为实际行动,融入日常工作中,以更精准的医术、更温暖的关怀,守护人民健康,捍卫来之不易的和平成果。

“国家的强盛需要硬核实力支撑,医疗事业的进步同样需要用创新锻造‘健康利剑’。”未来,省二医将不断追求医疗技术创新,弘扬“首例、首台、首个”的首创精神,瞄准关键前沿技术,主动发起更多“从0到1”的创新,切实把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到临床一线;围绕主动健康,将人工智能与医疗业务紧密融合,推动更多场景落地应用;以数据赋能提质增效,践行医院数据量化管理理念,以务实求真、分秒必争的工作干劲,吹响医院二次创业的冲锋号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