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病不必东奔西走,专家就在您家门口”。“互联网+医疗”促使省级三甲医院与乡镇、农村的无缝对接,使得老百姓在更短的时间和更短的距离内享受到更为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 ■本刊记者/林若川 通讯员/吴焕逸、朱璐诗 发自广州、河源等地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绘就了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 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这一老百姓的迫切期待,一直被习近平总书记记在心里。他多次强调医疗卫生改革的重要性,以期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看病不必东奔西走,专家就在您家门口”。在河源市和平县阳明镇书塘村卫生站门口,悬挂着这样一条醒目的红色横幅。在“互联网+大众医疗”创新模式下,卫生站门口横幅上的这句宣传口号已经成为现实。 卫生站里,乡村医生陈小红帮助村民陈大爷戴上耳麦,面对摄像头,通过互联网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的专家“面对面”在线问诊。陈小红向专家展示了心电检查报告,专家马上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几分钟前,陈小红刚给陈大爷做了静态心电图检查,相关数据通过网络自动传到县人民医院的远程心电监护中心,由县医院医生进行分析并在线传送报告,整个过程只用了10分钟。 省、县、村三级医疗机构的医生,就这样联系到了一起,共同为村民看病。广东省网络医院平台有效破解了基层“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的问题。 基层百姓“家门口的专家” 这次前后不到半个小时的检查和问诊,对陈大爷来说只是一次简单的就诊;而对于村里另外一个老人来说,却是一根救命稻草。 不久前,64岁的黄宜育来到卫生站,说“胸口闷了两天,可能是感冒了”。陈小红通过网络医院为黄宜育连线省里的专家,专家问诊后却严肃地说可能有心梗危险。陈小红马上对黄宜育进行静态心电图检查,县人民医院收到检查数据后,立即安排陈小红送老人到县医院治疗。很快,老人便躺在了县医院病床上,医生对他采取了一些急救措施,并转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心脏搭桥手术,生命得以延续。 “网络医院真的很好,太方便了!”提起眼前的这套互联网医疗设备,陈小红显得比村民更兴奋,这些都是广东省网络医院线下接诊点的配套设施。陈小红说,像黄宜育这样的病例,如果没有网络医院专家的提醒,乡村医生可能只会按照一般的感冒用药。即便是对症就医,从村里到县里再到大城市医院挂号、检查、诊疗,患者最少也要多花两天时间。 而在网络医院,患者可以直接与省级三甲医院医生在线诊疗,不仅无需排队,还免收挂号费和诊疗费。通过远程心电监护设备所做的心电图检查,检查费比传统门诊便宜近三成。 2015年10月,和平县在部分镇村开展试点使用远程心电监护,非常受老百姓欢迎。今年5月,这个“互联网+医疗”平台服务已经从最初的26个扩大到160个,覆盖全县所有乡镇。 这一项目在和平县的实施,是网络医院的延伸,也是“互联网+医疗”便民医疗服务项目的开始。实际操作的乡村医生表示,有了网络平台的帮助,不仅大大提高了看病效率,也极大地提高了诊疗服务质量。 淩运明是和平县人民医院心内科医生,远程心电监护中心成立后他负责分析和发送心电图报告。“以前全县只有一家医院能做心电图检查,走廊里排队的患者有时候多达上百人,基层老百姓来县城做个检查要花上一整天的时间。现在老百姓在家门口的卫生站就能做检查了,从数据接收到分析、发送报告,每位患者只需要等待10分钟。” 淩运明说。 灵感来自“精准扶贫” 网络医院的另一端,在广州市海珠区TIT创意园内一栋三层小楼,是广东省网络医院医生们视频接诊的工作场所。小楼外观和其他互联网创意企业没什么区别,走进小楼,十多位医生正通过互联网,视频接诊来自全省各地的患者。 全科医生邓战伟正在视频接诊来自清远英德的患者张伯。张伯告诉医生自己最近口干舌燥、难以入眠。邓战伟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让张伯对着摄像头伸出舌头,高清镜头能够清楚看到患者舌头上的红色颗粒。邓战伟快速敲击键盘,一边在系统中输入电子病历,一边告诉张伯,这是由于体内上火引起的失眠,开具了处方并加盖电子签名,完成这次接诊。 在邓战伟的医生端系统显示,正在“诊室”外排队的,还有近20位来自全省各地的患者。邓战伟每天工作七小时,一天下来大约能接诊70位患者。 像这样的全职网络医生,广东省网络医院目前有近20位。“这里不用上夜班,没有医院里的嘈杂环境,还不用担心出现‘医闹’,不少医生都想申请调到网络医院呢!”一位医生笑着说。 实际上,网络医院并不是新鲜事物。“可是像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这样,以省级公立三甲医院的优质资源开展网络医疗服务,采取多种形式推动基层覆盖,并向全省所有乡村医生开放公共卫生服务的,这还是第一家。”广东省网络医院院长周其如说。 2014年10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申报建成全国第一家网络医院,通过在粤东西北地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站以及药店布点,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引导下沉到基层、到人民群众身边,促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 尝到“头啖汤”的基层,是清远市阳山县。阳山县人民医院是省二医的对口帮扶对象单位,成立网络医院的灵感,正是来源于医疗卫生服务“精准帮扶”的创新思路。 阳山是个贫困县、山区县,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非常突出。在一次扶贫调研中,一位阳山老乡的话深深触动了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院长田军章。老乡告诉田军章,当地有句俗语是“有钱到广州,没钱到梧州”,形容的就是山区交通不便,看病就医难。 田军章心想,能不能利用互联网开展远程医疗,破解边远地区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于是,2014年起,该院在阳山开展“互联网+分级诊疗”试点,引入社会资本建立网络医院,推动阳山18个乡镇卫生院与县人民医院联网建设,标准化配备在线诊疗设备,逐步探索出构建省、县、镇、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的“阳山模式”。 基层医护“身边的老师” 在阳山的试点探索成功后,省二医开始把网络医院向全省更广阔的基层乡镇推广,和平县就是第二批试点成功并在全县乡镇实现全覆盖的地区之一。 目前,省二医已在全省21个地市的58个县(市、区)设置网络就诊点2300余个,每天接诊患者超过3000人次;共为100多万群众提供网络诊疗咨询和服务,开具50多万张电子处方,每张处方的药费平均58元,不到2014年广州市普通门诊每张处方金额的四分之一。 对于基层医院的医护人员而言,网络医院使他们最直接最长期的受益是,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足不出户地学习提高。陈小红非常感谢这样的学习机会:“以前我们也想学习,但外出学习的成本很高。现在好了,我们可以随时找到省里面的专家,学习如何问诊、开药。” “基层医院无论是在设备上还是技术上,都跟省级大医院有差距。如果没有网络平台,基层医院诊疗水平的提高将会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基层医院诊疗水平得以提升,最终的受益者是当地的病患者。”和平县卫计局局长黄明东说。 2015年12月底,省政府在全省卫生工作会议中明确提出打造“卫生强省”目标,其中要求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医疗”将促使省级三甲医院与乡镇、农村的无缝对接,使得老百姓在更短的时间和更短的距离内享受到更为优质便利的医疗服务。 如今,村医陈小红深深迷上了这个“互联网+医疗”的新模式,村民们也完全接受了这一新鲜事物。陈小红在想,未来互联网医院还能做什么?能否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体温、血脂、血压甚至B超检测,能否实现药品统一物流配送?“基层的愿望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们已经在研发测试相关的仪器设备。‘互联网+医疗’,没有什么不可能!”周其如充满信心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