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为何面部抽搐10年?医生巧用微血管减压术为患者解忧

袁女士10年前患上面肌痉挛,首次接受手术治疗后并未好转,面部仍然抽搐不止,甚至眼睛无法睁开。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省二医”)神经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墨团队采用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充分减压关键部位,有效为她改善了抽搐症状。
面部抽搐十年,首次手术治疗并无好转
家住广州的袁女士今年58岁,平时身体状况良好。然而从十年前开始,她的左边眼睑出现不受控制的抽动,逐渐影响到左边面部肌肉,严重时甚至导致左眼无法睁开。这种疾病在医学上被称为“面肌痉挛”。
2019年,袁女士决定到医院接受手术治疗,跟同病房的一位病友在同一天接受了手术。但是,术后第一天,她的面部依旧抽动不止,眼睛难以睁开。相比之下,同天手术的病友面部已完全停止抽动。对此,袁女士满心疑惑,医生解释道,这是由于个体差异,建议她继续服药并观察情况。


 如蓝色箭头所示,为面神经脑干段血管压迫位置
出院后,袁女士坚持服用了两个月的药物,然而面部抽动症状始终未得到缓解。
今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袁女士得知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王墨关于面肌痉挛手术治疗的科普宣传。抱着尝试的心态,她来到了医院就医。王墨在详细询问了她的病史后,安排其进行了面神经肌电图检查。检查结果提示存在侧方扩散(+++),这意味着病因尚未消除,面神经血管压迫依然存在,因此仍有机会再次通过手术解除神经压迫。


 术后CT可见垫片位置良好(绿色),将血管与面神经出脑干段完全隔开,避免术后复发
面神经微血管减压术,充分减压关键部位
入院后,袁女士接受了全面的头颅MR检查,刘佳文医师为其进行了三维重建分析。结果显示,上次手术的减压部位集中在面神经脑池段,而面神经出脑干段的血管压迫的现象依然存在。
鉴于此,医生建议其进行二次手术。刘佳文特别安排了术前CT及三维重建检查,以精准掌握上次手术后的骨瓣情况,并评估是否需要采用其他材料进行颅骨修补,从而确保手术能够顺利进行。
实际上,二次手术的区域蛛网膜粘连情况严重。面对这一问题,王墨仔细分离神经,精细操作,避免损伤面听神经及小脑,充分松解暴露面神经出脑干段,术中清晰可见明显的血管压迹。随后,他置入神经外科微血管减压专用垫片,术中电生理监测提示,侧方扩散消失,手术取得成功。


 袁女士术后恢复良好
术后,袁女士左侧眼睑及颜面部的抽动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王墨表示,手术减压的关键不仅限于脑池段的减压,真正的减压关键在于面神经出脑干段。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仔细探查该区域,确保减压充分。此外,术中电生理监测技术的运用,能够有效辅助判断减压是否充分,从而进一步提升手术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