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术中少出血、术后恢复快,广东医生探索极致微创打好“保肛保胃战”

最近一年,身患直肠癌的李阿姨(化名),反复便血、排便困难。距她肛缘仅有2厘米的位置,有一团巨大不规则肿物。

 

按照传统治疗方法,医生需要将肛门连同肿瘤一并切除,但这势必影响李阿姨之后的生活。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下称“省二医”)胃肠外科主任韩方海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既为李阿姨切除了肿瘤,也保住了她的肛门。

在省二医的胃肠外科,像这样扭转患者结局的故事时常发生。韩方海表示,科室不断探索先进微创手术技术,用极微创技术和智能医疗技术,为患者提供更周全、更合理的临床决策,既要根治癌症,也要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机器人辅助下 以最小创伤根治癌症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新发结直肠癌病例51.71万例,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10.7%。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患者5年生存率虽有所提高,但仍有较多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有待改善。

“排便功能、排尿功能和性功能是影响直肠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三大因素。”韩方海说,胃肠外科持续推动技术创新,改进手术方案,就是为了能帮患者保留肛门、排尿神经和性神经,从而保证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起初,李阿姨曾在其他医院就诊。医生说,她属于局部晚期肿瘤,手术中要把直肠和肛门切除,之后通过结肠永久性腹壁造瘘排便。这让李阿姨备受打击。


△韩方海团队正在给李阿姨做手术

来到省二医后,胃肠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决定在手术前先为李阿姨进行新辅助放化疗。8个周期的化疗后,李阿姨的直肠肿瘤明显缩小,达到了可以进行手术的时机。韩方海通过电子结肠镜和腔内超声等手段进行综合评估,在术中帮她保住了肛门、排尿神经和性神经。

手术历时126分钟,术中出血约10毫升。术后第一天,她便能下床活动、进食。

手术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省二医开展的机器人辅助手术。

“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医生要在狭窄的盆腔中进行精细解剖和确定肿瘤切除范围,还要保证盆腔神经丛网络状保留,难度很大。”韩方海说,微小的神经在术前影像中无法发现,需要根据术中经验判断,而手术机器人能提供更清晰的视野和精细灵活的操作,发现神经走行部位,大大提升了精准度,减少术中出血,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对患者术后恢复及改善长期生活质量有很大帮助。

作为较早一批掌握机器人手术技术的外科医生,韩方海在省二医胃肠外科推广机器人辅助手术,让更多患者得以用最小创伤根治疾病,至今已完成500例机器人胃肠肿瘤根治手术。

当前,韩方海带领团队通过电子计算机视觉和神经网络学习,建立了实时解剖结构识别、精准导航模型,并应用在腹腔镜和机器人胃肠肿瘤手术上。“这样能让手术做得更加精准和精细,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轻医生和非专科医生有一定指导意义。”韩方海说。

在膜与膜的缝隙之间切除肿瘤

随着3D腹腔镜、手术机器人推广应用,外科医生在手术中拥有更高清、立体的视野,更是在术中证实了胃肠道及其供血血管、周围淋巴脂肪组织均被膜结构包裹。

这意味着,如果沿着膜与膜之间的间隙切割肿瘤,既能把包裹肿瘤及其可能转移的淋巴结在内的标本整块切除,又不多切周围的组织,能最大程度保留器官功能。

此外,由于膜与膜之间属于生理的自然间隙,其间没有血管走行及穿过,切割时不容易出血,可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韩方海是全国较早将这项“膜解剖”技术应用于胃癌、结直肠癌微创手术中的胃肠外科专家,并在省二医胃肠外科推广“生理性拆除”“微间隙分离”等手术理念。

56岁的胃部低分化腺癌患者梁阿姨(化名)正是这项技术的受益者。今年6月,省二医胃肠外科团队结合膜解剖技术,给她做了3小时的手术,术中出血仅约30毫升。术后第5天,复查时,消化道造影显示梁阿姨的吻合口通畅、未见外漏,一周后便顺利出院。


△术后康复出院的梁阿姨给韩方海团队送锦旗

膜解剖技术也为开展复杂的癌症手术开辟了新路径。

近年来,胃食管交界部腺癌颇受重视。受肥胖患者和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增加影响,食管与胃交接部位腺癌呈上升趋势,约占胃癌发病患者的三分之一以上。

但由于肿瘤部位高,淋巴结转移范围从腹腔到下纵隔,同时累及食管和胃,要从胸腔、腹腔分别进行切口入路,既往需要胸外科与胃肠外科联合完成手术。

省二医胃肠外科团队在机器人辅助下,结合膜解剖技术,对手术入路、淋巴结清扫、消化道重建技术进行改进,如今,可完全避免开胸,经腹腔完成根治性切除和消化道重建,减少胸壁创伤和肺功能障碍。

韩方海表示,伴随手术机器人的引进与推广,外科微创手术已经进入智能化、精准化新时代,胃肠外科将不断探索先进微创手术技术,加大相关外科医生人才培养,让更多直肠癌、胃癌患者在根治疾病的同时,还能享受术后的幸福生活。